100%

瓜昌芳b8oobk
一派堂主
一派堂主
  • UID36490
  • 注册日期2016-05-04
  • 最后登录2017-04-0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09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1428枚
  • 威望2050点
  • 银元0个
阅读:208回复:0

的缅怀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5-29 10:49

浊酒一杯,盛满着对亲人无限的缅怀;纸钱数沓,带去对逝者绵绵的哀思;泪水中科UM-D千行,寄托着对往昔不尽的追忆……    

  清明,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节日,或许,老天爷也有着好生之德、悲悯之心,总会在清明前后应景而作、下一场像模像样的雨,这几天,果然又应了那句老话——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不:阴沉的天空,伴着呜咽的风声,再加上淅淅沥沥的细雨,给这个节日更增加了几分凝重与肃穆的气氛,让人不免有些压抑乃至窒息的感觉。    

  独坐店内,整理着乱糟糟的思绪,下意识的抬头望了望室外,灰蒙蒙的天空中,恼人的雨滴正紧一阵、慢一阵的下着,敲打在遮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此刻,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沉甸甸的。    

  水有源、木有本。饮水思源,乃为人的本分,祭祀先辈,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往往都会带上祭扫物品,到野外的墓地去为亡故的亲人祭奠一番,以释对亲人的缅怀之情。按理,父母已故多年,我应该每年都要回去为他们祭扫的,尽管老家天门离这里并不算太远,可由于忙于生计,我却只稀稀拉拉的回去祭扫过为数不多的几次。眼看这个又不能回去了,想来心里不免颇为愧疚,惶恐不已!    

  我的父母生于斯长于斯,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他们的情况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唯一想要说一下的是,父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曾受过十年旧式教育的父亲,年轻时原本有多次去城市发展的机会,但因是家中独子,受爷爷奶奶的掣肘,他最终沦为平淡,以致晚年非常后悔。尽管命运不济,没能当上一官半职,但在当时当地的农村,他绝对算得上标准的“文化人”!当过民办教师;懂得历史文学;能写诗、词、文;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能雕刻治印。虽然现在父亲去世多年,但老一辈的乡亲们提到他,仍然是交口称赞,并且在赞扬他的同时,还会顺带着夸奖我几句,说在他这么多子女中,我是“最得到他谪传”的一个。他们这样说当然是因为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而爱好文学和历史的缘故,而我自己也因为能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感到些许骄傲。    

  今年春节时,我曾回过一趟老家,与堂兄堂弟们在家族的墓园栽植了数十株象征万古长青的柏树,也不知那些柏树都成活没有;还有,父母的墓碑上,原已有些模糊的字迹是否更加斑驳剥离。时令已是阳春三月,想必墓地上已是芳草萋萋、郁郁葱葱,周围田野里的庄稼,也一定是绿油油的生机盎然了吧!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念。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犹在耳际。愿天国的父母永相厮守、共享快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