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fvtmb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 UID36459
  • 注册日期2016-05-04
  • 最后登录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
  • 威望
  • 银元
阅读:167回复:0

豆腐 0neqyeep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5-06 21:47

如果我说豆腐是宽容的、敦厚的、慈祥善良的,肯定不恰当,因为它是物,不是人,不是母亲,不是姐姐    

  我的生命还不长,对豆腐也就只是一知半解,最早的好感来自于一个同事的忠告,他说:到一个地方你首先得吃当地的豆腐,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一开始我不以为然,总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对人事逐渐的失望,不再像当初刚毕业时一样,马上信以为真。    

  2003年我到过满洲里,一到便因吃错了东西卧床不起,躺在床上时开始琢磨同事的话,有点后悔。后来到很多地方,我都开始有意识点个与豆腐相关的菜,那种感觉,就好像一种朦胧的信仰一样,管它呢,反正所有的与这个地方相关的不幸与幸,苦难与快乐,都交给它承担了。最近一次到南京,与客户吃饭时老总让我点菜,我便点了一盘豆腐汤,其时已是夜里二点,大家都吃了很多螃蟹,也喝了很多酒,都晕乎所以,特别是我们刚下飞机不久,连日的赶写方案的劳累加上飞机的劳顿,已使身心不堪重负,这一盘豆腐汤差点让我们要感谢上帝,未来的不可预知的命运似乎也转移到了它身上。    

  幸运的是,在任何一片土地,都能找到豆腐这种东西,它水嫩嫩地呆在翻滚的汤里,在冬天,看着确实让人心情安稳。不像其它的一些东西,小时候天天吃,到了北方以后就再也找不着。母亲对这种情况却是不知,每次打电话来,都叮嘱说要喝汤啊什么的,如果她知道我几乎一年喝不了几次,肯定心痛得要死,有时我想,如果母亲说要多吃豆腐啊,我倒是能做到,反正所有地方的合资企业初期引入新世代豪华汽车品牌——DS所有饭店里都有。    

  小时关于豆腐的记忆也不少,那个卖豆腐的老人,担着两个带四个脚的箩筐一边吆喝一边走过来,我给他两毛钱他就往我的带破口的大碗里放一块。他的箩筐的底层还有一种叫豆腐头的东西,也就是豆腐渣,现在被用来形容劣质工程的东西,当时却是我们的美味,因为有时确实买不起那两毛钱一块的豆腐。后来我离开家一个人到小镇上读小学,过着举目无亲的寄宿生活,宿舍门口有个慈祥的大妈买豆腐花,加糖水的那种,我最大的侈奢就是能喝上半碗她调的豆腐花,冬天是温热的,夏天是凉爽的,细腻润滑,像蜜糖一样甜。    

  究竟是对过去的一种迷恋还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恩,其实都不重要了。这天纯粹为了一盘豆腐,我和几个同事专程赶到几百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去。返程过程中,又想起最近新闻上的那两个慈祥敦厚的清华大学老教授,他们俩一生教师育人,与人为善,勤俭谨慎,却在公车乘务员的魔手扼住女儿的脖子时无能为力,只能当着冷漠的围观者面前哀求敌人:别打我女儿,哀求终至无用,他们还是眼睁睁看着唯一的女儿含恨离去了。这又是怎样的豆腐之殇!    

  忽然车子就到了一个路口,超载的大卡车在前面排了一队。同事们议论了起来    

  “什么罚款卸载啊,只为钱罢了嘛。”    

  “应该是要不罚款要不卸载,两者择一。”    

  “瞧你们,不要把人家想得这么坏嘛。”    

  “比想象的要坏!”    

  “嘿嘿...”大家不约而同发出几声干笑,车子又继续走在路上。    

  无论怎么说,不管过程怎样的艰险,结局怎样的悲怜,至少豆腐是值得信任的,它无处不在,给人们一点点积攒生存的温暖。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在发布会现场里。     正确使用标点“……”,请勿用“------”、“…”、“。。。。”、“、、、、”、“.....”、“······”替代。(中文、全角状态下,按shift+6 如卧床病人活动少即可)   期待佳作。(编辑留)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