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upjkq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 UID37470
  • 注册日期2016-06-14
  • 最后登录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
  • 威望
  • 银元
阅读:100回复:0

周末闲游之大理大学游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7-15 13:06

近几周来,每个周末都有这样一次徒步之行——或远,或近,或有目的,或无目的。    

  说无目的是假的,即使没有目的地,徒步也是由于平日在办公室待久了,缺乏锻炼,体重日似一日地渐长起来,有些顾虑了。平时总以“忙”为借口,懒得一动。到了周末,也就没有了推搪的理由。    

  今天的目的地是大理大学。传说中,这个季节,大理大学的樱花“美呆了”。    

  记忆里,之前我只去过大理大学一回,那时候大理大学还叫大理学院,而且还在建设当中。自2015年4月29日正式更名以来,大家都称之为大理大学。当然,这个“时间”,我是网上“百度”来的,准不准确不加考证。当然,也有人习惯性地呼之为大理学院。不过,在我听来都一样,这只不过是个“称谓”而已。    

  所以,今天也可以算是“慕名而往”啦!    

  我没上过大学,本科还正在读网络教育的函授,大学的校园是什么样子,我真的无从谈起。是像小学、初中的样子?还是像高中的样子?抑或都不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踏进大理大学,我倍感新奇,也觉得异常神圣!    

  真不愧是大学,光光校园就格外之“大”,教学楼也格外之“大”。园林式的设计,加之整座校园就好像镶嵌在群山之下的宝石,用“巧夺天工”“美轮美奂”这样的词来形容,应该一点也不为过。高大的古今中外名人雕像石柱,宽阔平整而层次分明的广场,月牙状的水池以及随便可见的绿化区。一路走来,宽敞的马路把校园的绿化区分隔开来,比如,今天此行要去的樱花园,就是其中的一小块。    

  内子说,去年她和同事一起来看过樱花,但她也不确定在什么位置了,因为校园真的太大太大了,当时又是乘车来的。直到最后,她也不得不自己承认自己是个“路痴”了。    

  无可奈何,只能让我这个自认为方向感还不算差的人来带路,一探究竟。    

  看看左边,望望右边,确定没有车辆过往,我才敢牵着内子的手一起走过马路。对面就是“闻名Сi已久”的大理大学的“樱花园”啦!身临其境,真的很开心。不过也有一丝丝的遗憾,樱花已经开得差不多了,一片近乎衰败之象。只有中间两五株还依旧保存着那份绚烂。    

  衰败也好,绚烂也罢。既来之,则安之。摆个姿势,拍个照,留个影,也算不枉此“徒步之行”和“慕名而往”!美女,我所欲也;鲜花,我所欲也;二者已然得兼,夫复何求也!内子也很开心,她说,谈恋爱之时,我都没有那么“浪漫”的带她到处游玩。反到现在,经常带她到处走走。我借用了“小品”里的一句话回答她——“原来,我们属于慢热型的”!    

  虽然三十出头了,不过看上去还像学生Щ。她如此,我也如此。我调侃她说,别人看见我们,还以为“外面的大叔来学校泡学生妹”呢;她不甘示弱地说,“怎么会,他们一定以为是外边的富婆包养着个小帅哥……”或许这些“风月之事”在大理大学已然是必谈之话题,所以人们在谈论的时候也就无须避讳了。呵呵,我一时感受到了《世说新语》“排调”篇中“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子不啻如此”的意趣来……    

  游完了樱花园,我们商量再往上走。如果可以的话,今天把大理大学转上一圈。也算是深入了解一下这座“慕名已久”而“从未谋面”的大学。说真的,虽然大理大学离家不远,但从未想过,闲来无事,进去逛逛,汲取一点学养。活该自己考不上大学。    

  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树种,比如水杉、银杏,当然,还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    

  经过食堂区的时候,幸亏内子认出来了。已经十二点多,肚子早就饿了。我们去大学食堂“汲取了点营养”。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和感受到了“大学”和“小学”的不同。一走进餐厅,墙上就醒目地写着“半丝半缕,当思力物维艰”的提示语。如果在小学,我想应该会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过,到大学依然适用。所以贴在了对面的墙上。    

  饭后,我们打算继续深入大理大学之“腹地”。在餐厅和超市门口,我们遇见了一些学生在搞“学社活动宣传”。我没见过,很好奇也很自在地就移步靠近了。“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了解或咨询的吗?”突然一个声音伴随着一个人向我走来。我被突如其来的询问问傻了,有些不知所措:“呃……没有,我只是随便看看……”我真的只是随便看看——我看到了“苍洱国学社”的字样,下边是一些照片,有古戏台,有民族文化传承者,有祭孔活动之类的……当然,还看到了一些人在做什么营销活动。    

  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内子提醒我说,她上次去看樱花的地方,好像不是刚才我们去的地方,要不要问一下路。正好有个学生迎面走来,我就向前去跟他请教了。他的回答坐实了内子的说法,并指导我们怎么走。按照他指导的路线,我们真的找到了新的“景点”。    

  这应该是大理大学校园的最后边了吧。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再往上走就是苍山了。不过这样讲也不准确,大理大学本来就建在苍山脚下,一大半校园还在苍山山坡上,怎么能说再往上走就是苍山了呢?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形容才恰当,姑且就这样吧。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真是一处人间仙境。这里人很多,但不全是学生。反而像我们这样不是学生的人,看起来更多一点。有的朋友三五人,有的情侣一两对,有的是一家子上阵——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有的在空地上相互追逐嬉闹,有的在通幽曲径上悠闲移步,有的抱着孙子在湖潭边拍照,有的一家子在风景如画的秋色里来张合影……    

  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学”之“大”。“独乐乐,不若众乐乐”。大学之“大”,在能“与民同乐”。    

  一开始,我还有些纳闷——听闻大理大学有很多宿舍,定期活动结束后就闲置着。外来旅游者可以提前预约住宿,价格还很便宜。现在想想,此举也算是一举数得了:给学校打广告,为学校赢得声誉;给旅游者提供便利,为大家提供感受大学之“大”的平台和机会;更能营造大学之“大”的氛围。    

  孟子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大理大学之游乐,也可以算得上是“贤者之乐也”!    

  我一边拍美景的同时,也给内子拍了许多照片。然后,让内子给我拍张照片——就坐在竹子前的石头上。《诗经?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竹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