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ysxa
名动一方
名动一方
  • UID39264
  • 注册日期2016-07-07
  • 最后登录2017-03-1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0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10枚
  • 威望474点
  • 银元0个
阅读:176回复:0

逆贼乎!忠臣乎!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7-14 12:05

一千多年前,蜀汉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魏延被马岱斩杀于汉中古虎头桥,被斩杀的还有魏延的家眷、子女,以及亲兵、随从,其暴戾举作实属血腥,也很龌龊!    

  古虎头桥头阴魂千年不散,众多的冤魂厉鬼向路人述说着这个千年奇冤,可是有几个人过问过,深究过?    

  那个被后人腌臜成纨绔皇帝的阿斗刘禅从良心上过意不去,曾过问几次,可还是被后来的接班人,费祎之辈阻拦了,墙倒众人推的颓败气势,一直将沉珂难医的蜀国带劲坟墓。    

  魏延死了,死得憋屈,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记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后被清朝人毛宗岗父子改编成成《三国演义》,还是对他大加鞭笞。    

  一千多年来,屈驾于魏延身上的逆贼枷锁难能除掉。    

  更可恨的是那些所谓的戏剧家,拿魏延开玩笑,将其杜撰成白脸奸臣,频频在舞台上展现,更就激起后人的唾骂。    

  可是在梓潼,却罕见地建有一座魏延祠。    

  魏延祠的建造者不管出于什么目,其情其意都值得称道!    

  于人云亦云的闲言碎语中,出污泥而不染,实乃英雄!    

  魏延祠在梓潼,梓潼在广元,广元在四川。    

  秋风送爽的季候,鄙人前往成都途中,有机会拜谒魏延祠,实属毕生之大幸!    

  从关中平原的宝鸡市出发,登上南去的列车,惬意地走进卧铺车厢,选好铺位坐下来,便见一头苏醒的猛狮在夜幕中嘶吼飞奔。    

  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聆听外面的声音——    

  车轮碾压在冰冷的铁轨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古筝弹奏;又仿佛交响乐鼓扬。    

  暗夜中聆听天籁之音,心情总是愉悦的,愉悦的心情中,难免浮想连篇……    

  火车翻秦岭,过凤州、穿两当、过阳平关,向广元驶去,我的思绪便跟着车轮飞转。    

  广元故称利州,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诞生此地。广元又是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出处,地势险要,交通便捷。    

  我把眼睛贴在车窗上,依稀可见起伏的山恋,陡峭的悬壁,幽深的森林,逶迤的山路。惊叹感慨中,体味到蜀兵当年北进时的艰辛。    

  成都武侯祠旁边有个锦里。锦里就是警卫宫里的意思,现在四川省把锦里辟为旅游之地。进锦里不收门票,可里面摆满川西的各种食品、用具、饰物、器械、应有尽有,凡进去的人那个也得多少买几个,这就将门票大大补上喽!    

  从这点来说四川人很聪明,陕西人和四川人相比还有差距。    

  比如说宝鸡建了个炎帝陵,本是宝鸡桥梁厂周连山的伪作,后来也就人云亦云了。    

  人云亦云中在山上堆了小包,说是炎帝埋在里面(炎帝在何处鬼才知道)。    

  埋就埋吧,老百姓也没什么说的,可看一次要20元,谁干呀?    

  渐渐的一传十十传百,那个地方就没人去了。    

  决策者一个馊主意,损害的不仅仅是治疗白癜风多少钱旅游景点,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旅游事业!    

  锦里是警卫宫里,现在那里又出现一处锦囊树。锦囊树是人们寄托幽思的地方,不少人在树上挂上香囊、锦囊红丝线什么的,表示对亲人、友人、情人的牵挂。    

  锦囊树的由来还得追溯到三国。那时候战事频繁,蜀国军士征战出发前他的亲人都要作件香囊、锦囊什么的送给他。军士为坚定早日回家的意愿,将香囊、锦囊顺手挂在自家院落的大树上。迟日旷久的战争夜晚,蜀国军士围着篝火闲谈时会想起老家大树上的香囊。聚在家中的亲人,思念前方的军士时也会站在大树下面看看香囊和锦囊,心中就有一种安慰。时间一长就形成一种锦囊、香囊送亲人的习俗。聪明的成都人利用民间这一习俗,促成锦里旅游的兴旺。    

  蜀兵北伐时的艰辛后人难以想象,现在,人们也只能从遗留在崇山峻岭的栈道上领略一些。不可思议的是,人口90万,兵力十多万的蜀国,屡屡和北方强大的曹魏对峙(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诸葛亮叫做北伐),鸡蛋碰石头的战争可想而知,结局也早料到。然而诸葛亮明知不为却要为之,不知是他的懵懂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然。    

  对诸葛亮的评介已经有好几种版本,可有一条却很真实的,那就是:尽力完成先帝托孤之志,即便累死也要为之。倘若从这条思路分析,诸葛亮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可嘉可敬乎!    

  诸葛亮又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他的政绩是客观的,失误也不少。就像毛泽东,打天下建国家是英雄,可就是不能容人,在他取得政权后,搞的那些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超英赶美,文化大革命,现在看来都是瞎胡闹,最后,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同仁不少被他整死。    

  诸葛亮厌恶魏延,原因就是魏延爱提意见,魏延攻略国人,魏延不简单。因之,他在临终时把军权交给杨仪。杨仪何许人也,杨仪是个极其平常的文官,做点专业治白癜风医院抄抄写写的事情,投靠关羽后由关羽介绍给刘备,后跟随诸葛亮管管内务什么的。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掌握蜀国军权而放弃魏延不用?这是一本糊涂账。诸葛亮死后些许年里,人们一直议论这事。可其中的奥妙有谁知晓?    

  诸葛亮临终时要是把军权交给魏延,蜀国恐怕不是抬着诸葛亮灵柩逃跑的态势,魏延起码要在前线和司马懿见个高低。凭魏延文武智勇的决策,鹿死谁手很难断定。可诸葛亮偏偏要出乎大家意外。    

  诸葛亮死后29年,蜀国首都被魏国大将邓艾攻破,刘禅举国投降。如果说蜀国败亡刘禅之手,还不如说是诸葛亮断送的为好。然而上千年来,人们都在捍卫诸葛亮的神圣,谁敢给他身上泼脏水?    

  诸葛亮由对魏延的厌恶到恨之入骨,最终要置于死地而后快,因之受计马岱如此如此。马岱也是个二百五,不顾与魏文长的友好交谊,用卑鄙的隐忍之计斩魏延于汉中,“古虎头桥”。魏延死了,一代英雄背着逆贼的罪名死了,弱小的蜀国也就跟着完蛋。实在是件令人伤心的事。    

  杀死魏延的是诸葛亮、马岱、杨仪、以及司马费祎(现在有人对三国志提出异议,说诸葛亮死时将军权交给魏延,是杨仪谋反了,是耶非耶有待研究,单从眼下的证据,诸葛亮是把军权交给杨仪的,因之才有魏延被冤而死)。    

  司马费祎这个孬种在后主面前说:“他只保杨仪、马岱不反,对魏延就没什么把握了!”    

  这种不痛不痒的话极具杀伤力,后主只能人云亦云。倘若刘备安在,魏延的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悲剧绝不会发生。    

  魏延之死是惨痛的,魏延死后,小人杨仪还气恨不过,踩着他的脑袋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之后杨仪又夷魏延三族。    

  魏延有无后人历史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