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阅读:1677回复:4
信阳再次发现蜱虫病 报告91例死亡6例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截至6月3日,今年信阳市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91例,其中商城县43例,浉河区13例、平桥区11例、光山县10例、罗山县7例、新县6例、潢川县1例。死亡6例,其中商城县5例,新县1例。目前,已报告的91例病人绝大部分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和154医院救治。
据悉,2007年以来,信阳市商城县等地新发现了因蜱虫叮咬而发生的以发热并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例。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此症候群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为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为蜱虫叮咬,发病高峰集中在5月至9月份。 信阳地处大别山区,丘陵地带较多,气候适宜蜱虫生长,加之夏、秋为农忙季节,与蜱虫接触机会增多,群众防范意识淡薄,导致蜱虫咬人案例时有发生。为此,信阳市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和印发传单的方式,教育群众劳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虫叮咬,如出现发热,应立即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据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感染危险因素,国家疾病控防预制中心应急办已在信阳市商城县开展对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并取得了WHO的支持。信阳市卫生局业已成立由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ICU等方面医疗专家组成的10人市级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对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导,并对各县(区)卫生系统108名业务骨干进行了该病治疗知识培训。 专家提醒,从事野外劳动和郊游的人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穿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喷洒驱蚊药,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另外,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叮咬。一旦知道自己被蜱虫叮咬后,应及时到正规的定点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以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
|
|
沙发#
发布于:2011-06-09 09:40
{:soso_e127:}好吧,我该走了,不怕
|
|
|
板凳#
发布于:2011-06-09 21:53
{:soso_e141:}该放暑假了。。。走了。。。不怕。。。
|
|
|
地板#
发布于:2011-09-07 20:56
真吓人.....
|
|
4楼#
发布于:2011-09-29 19: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